返回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网站分类
栏目推荐
实用工具
热门标签
子分类:
学习方法网 >学习的有效方法 » 正文

一位差生家长的肺腑之言,孩子成绩差母亲过度焦虑,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学习的有效方法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习的有效方法归档 最新发布 网站地图

近期期末考试结束,成绩陆续公布,一些同学因发挥不理想变得脸上愁云满布,一些同学可能因此产生畏难、厌学情绪,更或者有些同学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过激行为。家长们如何陪伴子女面对考试结果?本报专访了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副主任陆奕彬,希望了解如何正确地发现并干预包括情绪过激行为在内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问题。陆奕彬表示,家长需要去理解接纳孩子的变化,温和而坚定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陆奕彬

儿童青少年情绪过激情况并不罕见

“临床工作中确实会接触到不少存在情绪过激行为的孩子。”陆奕彬表示,在临床工作中,存在情绪过激情况的孩子并不少见。当接触到这种情况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家长积极处理,接受包括药物、心理、物理等正规治疗,并且大部分孩子通过积极治疗,情绪是能够缓解下来的。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当中,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2023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

对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是其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病情走向。

“但是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存在误解,认为孩子是在逃避,不想承受压力。”陆奕彬说,有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情绪不理解,或者在治疗时担心药物有副作用,会通过四处寻求不科学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问题大多是慢慢变化的,快速的方法往往不能奏效,这样做反而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工作中的陆奕彬

孩子的异常变化需要警惕

近日,东莞市某校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当天,就发现了一例因学生情绪过激带来的极端事件。事后,据孩子父母反映,早在一年半以前孩子的性格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活泼开朗变得敏感内向,甚至向父亲表达过轻生想法。

“当孩子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并且这些改变影响到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时,家长们就需要警惕了。”陆奕彬表示,所谓的转变不但包括学习成绩明显退步、不能正常上学、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亲子关系越来越差等,还包括孩子身体上的不适:比如经常睡眠不好、入睡困难、入睡后经常醒,或者经常早于平常两小时醒来,醒后无法入睡,各种头痛、胃痛、身体疼痛而找不到身体疾病的解释;情绪变得不稳定:终日闷闷不乐,容易落泪,过度恐惧或者悲伤,对以往喜欢的事物失去了兴趣。脾气暴躁,好挑衅或攻击他人。以及行为改变:缺席或者逃课次数增多,与朋友、家人的冲突增加,屡次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滥用药物或者酒精。

“一般的儿童青少年不会一下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行为。”陆奕彬表示,产生过激行为念头或者想法的孩子,大部分都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实际上,青少年产生情绪过激行为是‘最近的直接诱因(扳机点)’+‘前阶段的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后者是长期的影响因素。”比如抑郁,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再受到一些因素冲击:孩子已经抑郁的情况下,变得懒散,不愿出门,家人责怪其懒散,孩子可能觉得不被理解、不被接纳,就会产生了非理性的想法,寻求解脱或者彻底地回避。

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陆奕彬提醒家长们,一般的青春期叛逆只针对父母,不会影响学习、同学交往,不影响睡眠饮食等。当发现了孩子有一些异常变化时,家长们首先需要去理解接纳孩子的变化,再就是积极寻求正规的帮助,千万不要认为是正常青春期的叛逆。

工作中的陆奕彬

温和坚定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陆奕彬给出的答案是需要家长温和而坚定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家长很多在工作生活中也有不少的负面情绪,不要把这些情绪带回家,比如以前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看电视,没有什么问题,但哪天心情不好,刚好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看电视,就会责骂孩子,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长的出气筒,昨天看电视没事,怎么今天就不行了;其次要鼓励子女说出心里的感受,聆听他们的倾诉,然后加以安慰,不要急于给意见或者帮助解决;当发现问题时,切忌轻信短期快速的治疗方法。要积极寻求正规途径的帮助,从官方途径寻找符合资质的机构,运用正确的医学方法帮助孩子。

最后,正值期末考试发布成绩之际,陆奕彬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应该客观看待孩子成绩的变化,与孩子共同分析成绩变化的原因,切忌以成绩高低来定论孩子的好坏,甚至是定论孩子的未来。

文 | 范彬彬图 | 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www.wushequ.com/
本文地址:http://www.wushequ.com/xuexiyouxiaofangfa/7804.html
考高分网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QQ交流群

和更多志同道合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干货资料!
学习方法网客服

扫一扫加客服微信

有疑问请咨询学习方法网微信号,在线为您解答!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www.wushequ.com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陇ICP备2020003353号-2 Powered · 创奇学院

ICP备案号:陇ICP备2020003353号